7月16日,赵巷村文化广场的老槐树下早已摆开长桌。十几只塑料碗里盛着清水,圆润的玻璃弹珠沉在碗底,阳光透过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星星 —— 这是村里一年一度的夹弹珠比赛现场。
“预备 —— 开始!” 工作人员举着铜锣的手刚落下,桌边的人们就屏住了呼吸。左手边的李奶奶戴着老花镜,指尖捏着竹筷微微发抖,却不肯放弃:“去年输给小丫头,今年可得扳回来。” 她身旁的小姑娘琳琳抿着嘴,手腕稳得像定住了似的,竹筷轻巧一挑,颗颗弹珠便 “咚咚” 跳进瓷盘,引得围观的孩童直拍手。
最热闹的要数亲子组。王大叔笨手笨脚地把弹珠夹到半空,刚要得意,珠子却 “咕噜” 滑回碗里,逗得身旁的儿子直乐。母子俩头挨着头研究技巧,汗水浸湿了额发也顾不上擦。有位穿碎花裙的阿姨特意带了自家做的薄荷糖,分给等待的乡亲,甜凉的滋味混着槐花香,在空气中慢慢散开。
两个小时的比赛结束时,获胜者捧着奖品笑开了花,没拿到名次的也捧着搪瓷杯喝着绿豆汤聊天。有人提议明年要加个 “蒙眼夹弹珠” 的新项目,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也把村里的烟火气揉进了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