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C4201000-2024-00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年01月23日 | 文 号: | 嘉体【2024】1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体育局
嘉体【2024】1号关于印发《嘉定区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街镇,局各科室、区社会体育管理事务中心、区体育训练中心:
现将《嘉定区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印发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对照学习总结。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体育局
2024年1月23日
2023年嘉定区体育局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嘉定体育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体育局的悉心指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为目标,以新城、北虹桥两大战略为契机,加快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重要承载区建设,系统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区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发挥了体育在促进市民健康、助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一是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重点推进“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工程,北管村体育设施项目通过旧场地升级改造、菊园奥飞特和马陆战府综合运动馆两处采用政企合作方式申报建设成为市民健身中心;紫气东来、嘉定大融城成功申报为都市运动中心;年内完成步道9条、市民球场5处18片、市民健身苑点101个,所有实事项目均提前超额完成。同时,加快健身场地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新建智能化健身点5个,改建智能化健身步道2条,改建智能化市民球场9片,新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4个,升级智能化市民健身驿站9个。截至年底,全区体育场地面积已达818万平方米,人均4.14平方米,稳居全市前二。
二是群众体育赛事有序开展。逐步构建完成市、区、街镇、村居四级赛事体系,各级群众体育线下活动大幅增长。年内成功举办以“喜迎党的二十大 运动促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日”活动和“全嘉来赛”2023年嘉定区业余联赛,“体育+文旅商”、“体育+乡村振兴”、“体育+非遗”等各类融合型赛事组织日渐成熟,“蒸蒸日上迎新跑”、990广播操比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影响力逐渐扩大。全区全年共举办国家级及以上赛事9项33场,长三角及市级赛事89场,区级赛事109场,指导街镇举办镇、村、社区级等基层赛事1103场,累计参与超25万人次。
三是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区体育局与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式达成“院地合作”,联合打造的全嘉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于年内正式开放运营。该中心汇聚康复医疗机构及多种运动服务,通过建立体质与运动能力评估、科学运动指导、运动干预、运动康复到运动健康大数据服务的科学运动循环,以“双一流”学科力量助推全民健康事业,于年内被认定为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2023年,持续深入推广科学健身服务,策划开展“洪德分享会·四季健身讲堂”4期,举办区级技能培训37次,指导街镇开展健身技能推广1172次,指导基层村居开展技能推广1120次,举办知识讲座等服务982次,共计84702人次参与。此外,区镇两级测试站点共完成体质测试24708人,运动干预714人。
四是全民健身组织队伍持续壮大。年内,指导区气排球协会和区网球协会相继成立,区乒乓球协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成功换届,区内现有体育类社会组织达55家,组建各类健身团队5162支。年内持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64人,指导员总数上升至7587人,占我区常住人口的3.8‰。同时,注重指导员的活跃度和年轻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网上注册人数4994人,占我区常住人口的2.54‰,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五是公共体育数字化加快转型。场馆服务方面,区级场馆信息化系统完成迭代升级,“全民健身卡”从实体卡升级为电子卡,通过“全嘉云动”平台办理电子健身卡的市民累计达12104人。设施管理方面,全区已建成6条智能健身步道、29个无人化管理市民球场、10个智能职工健身驿站和6个智能健身驿站、5个智能健身中心、12个智能化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089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实现“二维码覆盖”,通过数字化监管,全区体育设施开放率100%、投保率100%、完好率达98%、巡查达标率98%以上。体育赛事方面,“全嘉云动”综合线上运动会持续打造一站式体验体育运动和线上竞技平台,成功试点一网通办平台赛事信息采集工作。培训指导方面,依托“全嘉来学”平台持续开展线上技能培训推广,共计开展区级培训43次,2091次点击量,指导街镇340次,55005次点击量。行业安全管理方面,嘉定游泳馆、安亭游泳馆试点完成实时监控视频接入,并配备了救生员面部监控提醒、水面防溺水监控和泳客安全防溺预警技术智慧救生技术设备,加强救生技防力量。
二、青少年竞技体育谋划新布局
一是推进体教融合,优化布局。在现有体校项目和学校布点项目的基础上, 积极推动优势项目、传统基础大项的发展,形成重点清晰、功能互补的项目布局。年内,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学校体育“一条龙”体系布局工作,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截至年底,全区共有体育特色学校95所(含17所幼儿园),拥有校办田径、射击二线运动队各1支,开设42个运动项目(奥全运项目25个),三大球、田径、水上等12个项目高中阶段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是整合社会力量,完善布局。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办训模式,社会化办训成果显著。以汇龙足球队为班底的嘉定U13足球队赢得全国冠军,多名青训队员入选中国足协精英训练营;礼谦武术俱乐部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上荣获亚军;全进骑马场连续承办全国马术俱乐部赛、市青少年马术锦标赛、菁英赛,进一步提升了嘉定马术项目的影响力;游泳项目由原先的教练员选材改为联合俱乐部选材,充分利用俱乐部办训规模大、招生面广等优势,实现了双赢局面;象棋大师胡荣华工作室走进多所校园,为嘉定智力体育项目发展提供更高平台。这些社会化合作项目,不仅补齐了体教结合布局项目的短板,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力量合作办训的巨大潜力。
三是积极备赛参赛,成绩斐然。在年初结束的第十七届市运会上,我区共有54所中小学校、17家社会力量办训单位组队,1404名运动员参加31个大项39个分项的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十的总成绩,实现了“郊区领先”的目标。年内,2023年嘉定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各项体育比赛顺利举办;嘉定汇龙足球队完成中甲保级,嘉定泉绮足球队斩获五超季军,嘉定赛区获评优秀赛区;在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上,26名嘉定籍运动员参加足球、射击、游泳、田径等13个项目的决赛阶段比赛,斩获2金3银1铜的较好成绩。
四是加强人员管理,成效显著。针对教练员,细化教练员年度考核细则,加强对教练员日常带训工作的监督,制定《训练中心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实施细则(试行)》及《教练员职务聘任的实施办法(试行)》,理顺了教练员专业晋升的流程,激发了教练员带训创业热情。针对运动员,加强跨项目合作,鼓励项目间运动员的流动与兼项,现有兼项运动员472名,占全部运动员人数的17.5%,为运动员更好地择项发展打下了基础。2023年我区共计注册运动员2702人,其中新增运动员526人,输送二线运动员18名,输送一线6名,顺利完成年度输送任务。
三、服务城市战略体现新作为
一是服务城市战略,持续引入高水平赛事。深化体育领域长三角一体化,成功举办长三角弹弓赛、长三角精英拔河赛、嘉昆太城市定向赛等赛事活动;聚焦嘉定新城建设,坚持“体商结合”模式,成功举办第三届象棋大师公开赛,引入了2023年中国轮滑(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中国飞盘联赛 (上海站)、上海市攀岩业余联赛(嘉定站)、上海8小时耐力赛等新型赛事;服务北虹桥战略,成功举办了2023年上海“北虹桥”全国门球健身操舞比赛、上海市第六届龙狮精英赛等地域特色赛事。全力构建层次丰富、动静相宜,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体系,以赛为媒,擦亮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
二是服务产业经济,提升园区体育内涵。深入实施《嘉定区运动促进职工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先后举办了市职工智能运动汇启动仪式暨嘉定区园区体育职工智能运动会、“全嘉企动”园区体育3V3篮球联赛、第一届企业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健身资源配送,“体育消费券”定向投放到人才企业,提供了体育指导上门送课服务。年内共开展区级企业配送12次,指导街镇企业配送119次,直接参与企业职工达2364人次。进一步营造了园区职工的运动健身氛围,提高职工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发挥体育在服务产城融合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体育产业发展呈现新优势
一是助力盘活体育产业。依托安亭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安亭镇于年内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集聚5家体育产业头部企业和200家相关企业,目标产业规模200亿元。目前,李宁电商等大型头部企业陆续入驻产业园。年中,2023上海体育产业交流大会暨上海体育消费节成果发布仪式在嘉定举行,会上嘉定区体育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市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区有体育类企业2097家,其中市500强企业43家,列全市第二;企业年度营业收入147.14亿元,营业利润14.59亿元,是本市体育用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重要阵地之一。
二是刺激带动体育消费。根据上位法规,及时修订了《嘉定体育消费券配送管理暂行办法》,保障促进体育消费项目有序开展。该项目于今年5月启动,11月初结束,共向市民投放价值99万元的“体育消费券”,通过33家消费券定点场馆带动总消费163.4万元,直接惠及人群4.5万人次。年内发布的上一年度统计数字显示:嘉定体育消费人均3608.2元,列全市第四,较去年人均增长95.6元。上海鸿鲸的“四季露跑”运动汇项目入选2023上海体育消费节典型案例。2023年度全区体彩总销量为4.25亿元,同比增长88.77%。
三是履行行业监管责任。严格按照行业法规制度,开展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卡和体育培训市场监管、高危体育项目审批监管。制定《嘉定区体育场所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指导属地街镇体育部门,成立了巡查监管队伍,每季度全覆盖检查一轮,联合建管、消防、文化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压实各场所运营法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工作,会同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宣贯会议,讲解政策,现场答疑。高危体育项目经营全年无事故,区内55家持证游泳池,夏季实际开放47家,累计接待泳客20.2万余人次,相比去年增加42.86%。